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40101654
课程名称:专业实习(英文课程全称)
教学周数/学分:12/9
课程类别:实践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七学期7-18周
先行课程:全部课程
责任单位:金融学院(部)经济系(教研室)
执笔人: 张文武
审核人(教学院长/教学部主任):
二、教学目的
为实现经济学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完成各门专业课程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在第7学期进行为期8周的专业综合实训。通过本环节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解深化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完全部的专业课程后,在校外实习基地或自主选择的企业进行实习,学生通过实际的锻炼,可以在未来的社会应聘中树立信心,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 指导老师通过QQ、微信、电话等手段进行远程指导。
2. 学生与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实训结束后,提交实习记录和实习报告。
四、教学条件准备
1.实习基地准备:目前经济学专业针对学生专业方向签订了大量的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及就业情况良好,基地比较成熟。
2.教师及资料准备:校内实训的教师团队由经济学专业多年从事专业教学的资深教师组成,师资配备良好;教学资料丰富。
3.校内实验室电脑、互联网、教师配备齐备。
五、成果
1.要求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交实习单位证明;校内实训的学生提供作业、测试。
2.要求学生提交实习周记或者实践报告。实习记录和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的收获及体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想法及建议等,要求实习报告要按照模板格式要求规范撰写。
3.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汇报。
六、考核要求
(一)考核目的
1.检验学生思考问题、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求实创新能力;检验学生灵活掌握经济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考核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
(二)考核内容和方法
1.考核内容
主要从实习表现、实习记录和实习报告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考核办法
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过程性考核主要从实习表现进行考核,结果性考核从实习记录和实习报告质量进行考核。
(三)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表4 《专业实习》评分标准
项 目 |
权 重 |
优秀 (100>x≥90) |
良好 (90>x≥80) |
中等 (80>x≥70) |
及格 (70>x≥60) |
不及格 (x<60) |
参考标准 |
参考标准 |
参考标准 |
参考标准 |
参考标准 |
||
实习表现 |
0.2 |
实习态度端正、积极,工作认真,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实习情况,次数达7次及以上。 |
实习态度较端正、工作较认真,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实习情况5次及以上。 |
实习态度尚好,工作一般,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实习情况3次及以上。 |
实习态度尚可,工作一般,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实习情况1次及以上。 |
实习不认真,不与指导教师联系。 |
实习记录情况 |
0.4 |
认真、及时撰写实习记录,记录内容真实、详细、完整。实习记录7-8篇。 |
撰写实习记录较认真,记录内容较详细、较完整但真实。实习记录5-6篇。 |
能够撰写实习记录,记录内容不够详细、完整,但是真实。实习记录3-4篇。 |
能够撰写实习记录,但内容不够完整,有部分虚假成分。实习记录1-2篇。 |
没有实习记录或记录内容完全抄袭。 |
实习报告的完成质量 |
0.4 |
报告结构严谨,逻辑性强,阐述层次清晰,语句通顺,语言准确、生动,报告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
报告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准确,达到规范化要求 |
报告结构基本合理,层次比较清楚,文理通顺,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 |
报告结构基本合理,层次基本清楚,勉强达到规范化要求 |
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文题不符或文理不通,有抄袭现象,达不到规范化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