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茶能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自古以来,无论何时读书都在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作为一名大学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对于学习专业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更是提高了对专业课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下面是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林佳莹同学撰写的阅读专业书籍心得体会,让我们看看她本次阅读的心得体会吧!
今天阅读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课外专业书籍《管理沟通实务操作》这本书,由尤莉老师主编,整本书共有13章节,分配标注清晰一目了然,让我对本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地学习兴趣。
管理沟通概况分为六部分,分别是基本概况、沟通的八要素、沟通的类型、沟通的障碍、成功沟通的策略。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即每个人自出生起就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起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在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人们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与合作。沟通自然而然的成为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组织管理中无所不在又必不可少的基本活动,它能帮助人们互相理解、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实现情感交流、信息分享和分工协作。那么就有了沟通的概念。
阅读这本书也让我对管理有了以下几个了解:
一、在实践中管理,在管理中收获。
彼得•杜拉克说:没有一个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有效只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对于这一段我的理解是天下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做管理的天才,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失败的教训才能打造出一个越来越优秀的管理人才。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就连伟大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也是在通用汽车经历了失败成长了自己。所以一名管理者就应该在成功失败之中积累经验,再加上不断的学习来成就自己。
二、改变旧的管理思维模式。
在这一章中整体我的理解是中国企业与世界企业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世界企业运用程序和制度来管理企业,而中国的企业却办不到,这中间的问题就在于中国企业的人情味,一个企业的员工是不是能做好工作,遵守规章制度,就看我们企业推行制度的力度。严控制度体系,绝不姑息养奸。另外我们在对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入适时的感情交流,平衡人员心态,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但作为中国企业,我们还是应该注重一项决定在颁布之前的讨论,商量,以求一次推行成功。
三、管理不是为了管人,而是为了做事。
在这一章中整体我的理解是每一个企业都会有管理误区,及时的发现误区中障碍所在的原因,并消除这个障碍,是我们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做到的。但我们坚决不要一味的迁就现状,否则会让我们很被动。彼得•杜拉克说:管理的好的企业,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所以对于公司,这次的目的就是将所有的管理制度切实的运用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的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进行工作。
四、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精神是什么。
一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是团结,但这个团结一定要是良性的,是可以持续发展的,而不是建立小集团式的个人帮派。团队精神是什么——就是有一个共同的良性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严格贯彻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想要有好的管理并非那么简单也并非完成不了,只要按照每个环节小心遵守那么就会有难以想象的收获,而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通常说的管理职能。对管理的职能,早期的管理理论一般认为,管理有计划、执行、控制三大基本职能。法国的法约尔认为,管理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成功人士的启迪,才让我们在今后创业的道路上更加便捷。
威尔说过: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你唯一需要的就是执行,一个行动胜过一切计划。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只有行动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只有行动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所以管理者必须要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里我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供稿: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林佳莹
编辑:运营部部员 孙建平
商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
2020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