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如雷贯耳的社交网站,这是一个我未曾使用过,但它的名字依然时不时出现在我生活中的聚合全球的社交帝国。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是著名的关于网络科技这方面的主编,他采访了扎克伯格,以及与Facebook发展密不可分的150位人士之后,成功写出了这本看上去更像是与你娓娓道来的采访的书。也正因此,我看书的时候经常会被一连串的外国人名搞晕。
本书开篇就讲述了莫拉莱斯即一个普通网民通过Facebook建立反对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的一个群组,最终演变成一千多万人参加的反对FARC的震惊世界的游行活动。这样一个由Facebook开始推动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的游行,足以向我们展示"Facebook效应"。真切的叙述,朴实的文字,慢慢地紧紧地抓住了我的眼球,就好像我亲眼见证了这个强大无比的社交帝国是怎样从一个哈佛宿舍里一个仅有19岁的少年脑海中萌发,最终所向披靡。在我们的青春还在荒诞中不知所云的时候,扎克伯格在入学申请得到哈佛大学批准的前两年,就几乎赢得了高中时期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及奖项,包括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古典语言。同时,他还是击剑队队长和最有价值队员,能读写法语、希伯来语、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看到这里,我只想说天才! 然而,天才都是历经刻苦的结果,在我做错了还只会埋怨自己的时候,扎克伯格会不断地冷静分析,从数据变化中找寻失败的原因然后加以改变。
高中时期的扎克伯格,最开始设计的音乐分享程序被微软看中,微软出价100万购买,但他并未被这冲昏了头,不仅不为所动反而还将这个程序供人们免费使用。扎克伯格23岁时,就已经获得了几轮风险投资,并且常常和硅谷最优秀的人一起开会,他会静静观察他们的言行,避免犯跟别人一样的错误,以人为鉴。但是扎克伯格拒绝了更多的机会,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的机会,因为他有更远大的梦想, 构建一个越来越透明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将通过我的手,我的软件,我的企业而得以实现。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少传奇,但比尔盖茨正在渐渐远去,微软同样正在努力着不渐行渐远。Google还在坚持,苹果和Facebook早已异军突起,势如破竹!不管它们的结局如何,成功抑或是失败,至少它们敢想敢做,敢于置身于世界的最高点,敢于有着改变世界的梦,突破自我,挑战世界。Facebook降低了人们的沟通成本,使人们之间可以更频繁地联系,关系紧密。从创立到发展,它影响了太多行业,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得不说,我个人是很佩服扎克伯格这个人,我认为他其实相比乔布斯更具有冒险精神。他在Facebook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未曾被商业化的社会洗脑,始终保持理想主义,追求自己长期的梦想。他曾放弃过无数次的短期回报,他没有卖掉公司,没有贪婪的做广告,没有出卖用户的信息。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的品质!
供稿:市场营销18408 杜佳欣
编辑:运营部部员 王斯漫
商学院新媒体运营中心
202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