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与心理疗愈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生命力量。2025年4月25日,由商学院心理协会主办的“春日新生”摄影及绘画作品展在学院内正式开幕。活动以“艺术疗愈赋能情绪表达”为主题,通过展示学生创作的40余幅摄影及绘画作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释放情绪、感知生命力量,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态。
本次展览共展出摄影作品20幅,以“种子到花开”为叙事主线,记录植物从破土萌芽到绚烂绽放的全过程。镜头下,嫩芽顶破土壤的张力、露珠点缀花瓣的静谧、柳枝抽绿的盎然生机,既是自然生长的影像档案,亦隐喻心理成长的韧性蜕变。其中,作品《破茧》以延时摄影呈现花苞绽放的瞬间,配以文字注解“每一道裂痕都是光照进来的方向”,将自然现象升华为情绪疗愈的符号。一位投稿学生分享创作感悟:“拍摄种子生长的每一天,我仿佛看见自己内心‘缓慢发芽’的力量。”
展览中,15幅绘画作品涵盖水彩、丙烯、AI生成等多种创作形式。水彩作品《春日絮语》以细腻笔触描绘田园生机,AI生成画作《重生》则通过算法重构“心灵废墟”,展现科技与艺术的疗愈共生。展览特别设置“共创疗愈角”,观众可临摹画作局部、书写情绪便签或参与“种子盲盒”种植体验。一位观展学生留言:“临摹《情绪色谱》时,我突然意识到焦虑与平静本是一体两面。原来情绪不需要被‘治愈’,而是需要被理解。”活动通过艺术媒介搭建心灵对话平台,让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疗愈资源。
后续将推出“校园情绪涂鸦墙”等系列活动。学院心理协会负责人表示希望将艺术疗愈纳入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创作—展览—互动’的闭环设计,帮助学生实现‘情绪外化—认知重构—自我赋能’的成长跃迁。
此次“春日新生”展览以细腻的影像与笔触揭示了艺术不仅是美的载体,更是情绪的容器与心灵的出口。当学生们在创作中与自我和解、在观展时与他人共鸣,这场“以美育心”的实践正悄然构建起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诗意,让我们用艺术点亮心灵,以疗愈滋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