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

招生简章
招生计划

2023年长春光华学院商学院招生简章

招生指南

STUDENT RECRUITMENT BROCHURE

吉林省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

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

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吉林省最受中学信赖本科高校

李晓光校长

196511月出生,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长崎大学客座教授,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第十六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吉林省第六届教学名师,吉林省首届“双百”人才,吉林省D类领军人才。

吉林省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电子商务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吉林省创新创业研究会副理事长、吉林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吉林省绿色制造智库基地负责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吉林省长白山数字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智能检测与信息处理”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带头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省级精品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负责人。

5年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教研项目6项;获国家专利8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8篇被SCIEI收录。


学校简介

School profile

高质快速发展  稳居顶尖行列

长春光华学院,2000年建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被评为吉林省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2020年被评为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这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里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兼具悠久的历史记忆与现代化的都市景象,校园内墨香飘逸的鉴朗轩、温馨文艺的咖啡屋、儒雅宁静的图书馆、标准现代的游泳馆、功能完备的体育馆、恢弘大气的艺术剧场……皆为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秉承“立志、博学、诚信、创新”的校训,践行“一切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努力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办社会欢迎的大学”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优势,坚持以习近平“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育人观整合育人资源,统筹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和“‘家’‘国’文化育人”四大工程建设,形成了以“素质培根、思想铸魂、专业启智、文化润心”为特色的育人模式和实践体系。

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已居同类高校前列。在2023艾瑞深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Ⅱ类)”中位居第11名,连续三年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在“2022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位居全国72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第90位、吉林省第4位;在《高教发展与评估》期刊发布的《关于应用型高校综合竞争力的研究报告》中,总体科研实力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57位、科研增速第6位;在《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排名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3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排名第9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版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位列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第6位。

专业结构合理  学科特色鲜明

学校设有商学院、管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电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现代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公共体育教研部14个院(部),现有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8个,分属经、管、工、文、艺、理、教育7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3万人。现有国家级学风建设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立项培育创新实验室1个等共计22个科研平台。

学校秉承“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大力推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形成了工程、艺术、经管和文学四大专业集群及“工、艺、商”三个优势特色学科。积极与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各类开发园区、产业基地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加快建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一体化发展机制。工程类专业主要对接汽车产业和智能制造领域;经管类专业主要对接数字经济背景下“六新产业”和“四新设施”建设需求;艺术类专业和文学类专业主要对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

电子信息、艺术、工商管理三个专业领域被确立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学校分别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和长春大学联合培养电气工程、工商管理、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已有6届学生顺利毕业,校内一批优秀教师被聘为联合培养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主动顺应国家新发展格局,基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加大专业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力度,积极申报新一轮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努力促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

师资队伍精干  教学质量一流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和“教师养德修为工程”,逐步建设了一支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硕博导师领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学科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优秀课30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项目4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学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近三学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共获奖747项,其中全国性奖项157项、省级奖项590项;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共获奖323项,其中全国性奖项95项、省级奖项228项。

科研成果落地  振兴东北有为

学校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找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的着力点,主动加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产业创新链上的重要链接,全面促进成果转化与落地。一批发明专利等研究成果实现转化,一批资政报告和调研报告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承担的省发改委科技创新项目和开发的监控系统成功推向市场;承担的省科技厅和省发改委科技项目成果已经应用到相应的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智慧农业企业;与吉林、蛟河、松原、通化等市、县、区政府合作,共同完成电子商务规划、电商人才孵化和产业园区建设,出版第一本《东北乡村振兴蓝皮书》(中国社科出版社),共同建设县域“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吉林广播电视台、长白山池南区等联合完成多部话剧、影视剧作品制作,斩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金奖、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其中话剧《记住老黑河》,弘扬了东北抗联精神,彰显了长白山文化风采,带动了长白山地区文旅产业经济发展。

校园生活丰富  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厚植弘扬中华“国文化”,传承创新光华“家文化”。持续深化“一院一品”工程,开展各类大型专业技能竞赛、学生社团嘉年华风采展示等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歌手大赛、舞蹈比赛,不断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开设“董事长书法讲堂”,举办“墨谷逸香”在长高校大学生书画联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承办鲁迅文化基金会长春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积极引进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与长春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摄制《寻脉》、拍摄电影《讷殷之恋》,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同心助力冬奥  一起走向未来”等主题雪地绘画创作活动,展示吉林省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组织“一封家书”活动,培养家庭美德;拍摄公益广告《垃圾分类》,荣获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大赛及创意大赛金奖,并在吉林卫视播出;组织排演话剧,弘扬高雅艺术,大型话剧《耀眼的弧光》荣获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一等奖,原创话剧《失落的天堂》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原创剧作《熊表姐》入围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学校众多艺术作品受邀在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展展出;电影短片《苍夏》荣获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作品奖,与吉林艺术学院合拍的电影短片《老黑河》入围孟买第十届国际短片电影节,获评委会特别提名奖。

产教融合深入  校企合作紧密


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学生基础及民办高校特色和优势,提出“符合行业需求建专业、跟踪前沿发展改内容、围绕学校主体推改革、激发学生志趣变方法、利用内外资源创条件”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了“三元四同五平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三元”指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运行机制;“四同”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监控教学质量的校企合作模式;“五平台”指依托通识教育平台、学校专业平台、学校第二课堂平台、企业专业平台、岗位实训平台设置的课程结构。

共建了1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29个校外实习基地,创建了13个校级产业学院、4个校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1个定制班(冠名班)。如满天欣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学院依托管理学院实施“校行政企”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服务于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应用型电商人才,被吉林省教育厅和吉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确立为吉林省高校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协作体牵头单位;智慧财经现代产业学院依托商学院建立智能会计课程模块,实施“智能+业财融合”培养模式,满足智慧化财务会计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光华中软IT产业学院依托电气信息学院实施“2.5+0.5+1”培养模式,学生入学时就签订就业保障协议,企业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全程参与教学;光华鹏腾国际邮轮学院、光华蔓悦多语种互联网营销产业学院依托外国语学院设立校企对接课程,打造“外语+”,实施多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一多两化两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国际化、跨文化高薪对口就业;电影产业实训基地依托电影学院,投资3亿余元,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打造集电影生产摄录、VR立体影像研究、元宇宙研发于一体的数字电影全产业链专业化实验室集群,全方位立体化满足教学实践、艺术创作、服务社会等需求,与吉林卫视、长春电影制片厂等企事业单位先后合作项目200余项,深化产教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依托艺术设计学院,以“一实两创”为培养目标,创新“一搬两带”教学方法,为中国一汽集团等企业研发了多种文创产品;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与蛟河市委组织部共建蛟河市乡村振兴人才孵化中心,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冰雪运动产业学院实现了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赛“十一连冠”。

就业态势良好  创业成效显著

学校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以“一三九六”就业服务工作体系为纲领,实施“1+X+N”就业工作模式,努力实现“三率三高”的就业工作目标。先后与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就业基地,毕业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就业态势,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部分校企合作专业学生实现了年终去向落实率、高薪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三个10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还有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军、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和自主创业之路。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大学生双创科技园被团省委认定为首批“吉林青年创业园”,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基地”及“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学校学生先后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学创杯”国赛一等奖和“三创赛”国赛二等奖、“吉林省第三届‘梦想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在历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取得“314391优”的好成绩。2017年至今,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成功立项1131项,其中国家级140项、省级494项、校级497项。近五年来,有100余名毕业生成功自主创业,如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韩爽,创办四川映晓食品有限公司,创业5年来旗下已开设5家分公司;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张旸,创办北京君屹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创业5年来共服务娱乐行业300余个项目,旗下签约艺人150余人。


国际交流广泛  深造渠道多元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重要需求,通过人才引进、联合培养、海外游学等方式,凸显国际化特色。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年均派出学生30余人次,以学分互认、交换学习、本科双学位、专升本、本硕连读、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等多种方式拓宽学生赴海外学习渠道。

近几年,学校派出优秀教师40余人赴国外访学或修读学位,聘请海外教师到校任教,全力提升学校专业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共享教师、教材等教育资源,采用交换生、夏令营、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未来发展能力。

办学成果丰硕  社会评价优良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被确认为吉林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基地、全省民办非企业5A级”单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育人)创新发展中心、长春市“文明校园”、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高校文明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长春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单位,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学校电影产业基地被列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6个。学校办学成果多次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网、中国教育在线、中新网、凤凰网、吉林日报等媒体和学习强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平台的报道和转载,先后荣获“全省教育系统2021年最佳融媒体新闻奖”、中国教育在线“高校融媒体创新力50强”“融媒体创新奖”“2022年度全国品牌影响力本科高校”“2022年度吉林省最受中学信赖本科高校”荣誉称号,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奏响了“光华最强音”。

商学院

SCHOOL OF BUSINESS

学院简介

商学院创建于2000年,目前有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拥有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吉林省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吉林省管理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重点实验室。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会计专业硕士授权点立项建设单位”。会计学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理事单位,中国会计学高等工科院校分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吉林省金融学会会员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会计领军人才、吉林省社科研究“十四五”规划经济学学科专家、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特约研究员10余人。师资队伍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为55%,博士8人,中青年教师100%为硕士以上学历,“双能型”教师占比为50%。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拥有吉林省一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吉林省精品在线示范课程《初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进出口报关实务》。

学院与省商务厅、省社科院、省电子商务学会、长春海关等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SSCI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科研项目1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近10项,完成省级科研、教研课题70余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近300万元,出版教材著作3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教科研奖励30余项。学院教师的研究报告多次被省政府、省政协、省政府办公厅等部门采纳,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学院商学实验中心为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成为东北师范大学MPAcc实践教学基地,建有“精益生产管理信息化”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与帐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上海益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汇通金融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汇合发展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学院和学生实践就业基地,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及就业需要,实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特色

学院遵循“需求导向、产学合作、科研驱动、厚德精技”的办学理念;落实“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争创一流、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理念;实施“五位一体、三结合”的专业建设措施,即“学科建设、专业定位、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五位一体,“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国内合作与国际交流”三结合。持续推进学生“养成教育”,努力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不断完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

学院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理论教学,1年实习实训及实验班特色打造)。采用“任务驱动”“真实案例”“学做一体”“课证融合”“联合培养”“学赛结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实施教师队伍博士化、课程体系数字化、教学模式现代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四化”建设,贯彻本科教育全员导师制,落实“五个一”工程,即在校学生至少完成“申报1项大创项目、撰写1篇学术论文、参加1项学科竞赛、通过1项职业资格认证、参与1项社会实践”。学院设有“鼎锐财经协会”“养成教育知行社”等学生社团。近两年100余名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荣获奖项,其中获国家级奖项30余项。

学院创建智慧财经现代产业学院、众环圣达产业学院、数字贸易产业学院、量化金融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金蝶数智化人才培养基地、会计学(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微专业实验班、跨境电商产学研基地平台,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面向现代财经服务业,培养适应“大智移云物”等信息技术发展的智慧化、信息化服务管理财经人才。

会计学(本科,学制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省品牌专业、省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先进示范单位。拥有省优秀教学团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现代产业学院。

培养具备会计核算与管理、智能会计处理分析与控制等应用能力的人才。开设智能会计、审计、管理会计三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及跨专业综合实训、业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含RPA)等实践环节。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部门中,从事智能会计、审计监督及管理会计等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陆老师  18844581388

                          孙老师  18629992943

金融学(本科,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能够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专业实操能力的人才。开设金融科技、银行、证券、保险四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公司金融等课程及跨学科专业实训、金融专业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学生毕业后可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从事银行柜台和理财业务、证券承销、保险、项目投融资以及其他经济金融领域相关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李老师  18104318068

财务管理(本科,学制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拥有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现代产业学院、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具备财务规划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纳税筹划能力的人才。开设财税一体化和财务分析两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软件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税法、智能财税风险管控等课程及理财之道-电子对抗实训、财税一体化模拟实训等实践环节。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部门中,从事税收筹划、财务分析、公司理财、资本运营等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孟老师  18943939179

经济学(本科,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拥有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备金税财务应用职业技能或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职业技能,具有市场运营实操能力的人才。开设税务经济和数字经济两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课程及经济学沙盘模拟实训、金税财务模拟实训等实践环节。学生毕业后可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经济管理、财税申报核算、经济大数据统计分析等理论研究和实务处理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张老师  18943939712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学制四年,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具备外贸业务操作能力、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跨境电子商务操作能力、国际化视野能力的人才。开设国际商务、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两个专业培养方向。主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结算等课程及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实训、进出口报关实务课程实训等实践环节。主干课程双语教学,特色课程依托产业学院合作开展。学生毕业后可在商务厅、海关、银行、外经贸管理机构、进出口贸易公司和跨境电商公司等从事外贸业务及管理工作。

专业咨询电话:王老师  13843195255